新闻中心 分类>>

瑞幸咖啡联名椰树椰汁:1+1

2024-07-08 10:38:51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瑞幸咖啡联名椰树椰汁:1+14月14日晚,瑞幸咖啡公布了经审计的2021年财务报告。财报显示,2021年瑞幸咖啡总净收入79.65亿元,同比增长97.5%,门店数量达6,024家。据星巴克发布的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,截至2022年1月2日,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总数为5,557家。瑞幸咖啡门店数量已超过星巴克中国。

  4月11日,瑞幸咖啡官网宣布,其金融债务重组成功,公司在任何司法管辖区不再受到破产或破产程序的约束,公司已经全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,回归到正常状态。同日,瑞幸咖啡和海南椰树集团双双官宣推出联名款产品椰云拿铁,随后椰云拿铁开始刷爆朋友圈。

  据百分点舆情洞察数据显示,4月8日-4月18日,瑞幸咖啡品牌声量约124,183篇,椰树椰汁品牌声量约102,948篇,品牌传播声量上升态势明显。联名营销带动品牌传播取得一定效果。

  作为一家传统饮品企业,椰树的包装风格及营销理念一直倍受争议。相反,瑞幸咖啡以善于营销著称,从代言人选择到联名产品推出,瑞幸咖啡总能将明星流量(汤唯、张震、刘昊然、利路修、谷爱凌……)、联名品牌流量(潮流艺术家张占占、LINE FRIENDS完美体育、冯唐《不三》诗集、网易云联名……)转化到自身产品和私域流量池中来。

  在广告文案中,瑞幸咖啡特意强调了“34年来,这个品牌从不对外合作”。两个气质截然不同的品牌碰撞在一起,形成巨大的话题度。

  瑞幸咖啡将椰树魔性的广告语“从小喝到大”,改为“从小喝到大气层”,同时强调产品体验,将“口感飞”、“加冰赛神仙”等文案密集印在杯托上。年轻化的设计文案、“泥石流”风格的经典包装,给消费者带来“视觉冲击”,使其反差效益最大化。

  品牌调性的巨大反差带来了话题热度,促使消费者主动传播,瑞幸咖啡和椰树椰汁顺势收获大量出圈流量,带动更高频次的消费完美体育

  据瑞幸咖啡官方微博信息,截至2022年4月17日,椰云拿铁单品销量破495万杯,销售总额超8100万。小红书、朋友圈、微博等社交平台掀起了打卡热潮。椰树椰汁原本平直的指数趋势也陡然攀升。

  在社交平台上,瑞幸咖啡一直与用户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关系,用户可以直接参与产品相关决策。瑞幸咖啡在椰云拿铁上线前后都与用户产生了深度互动。例如椰云拿铁的包装纸袋是网友在小红书、微博投票选出。

  预热阶段“整段垮掉”,瑞幸咖啡官微用 “请让我安静地表演完,真的会谢”、“栓Q大家”等网络热梗回应。之后瑞幸官微发布联名CP人设图,和网友们一起商讨CP名,均呈现出瑞幸咖啡年轻、有趣的品牌形象。往常只在节日等重要节点发布微博的椰树集团官微,也配合瑞幸咖啡官微的互动,增加微博更新频次,加深了与消费者的联系。

  瑞幸咖啡和椰树的梦幻联动,并非流于表面的联名营销,而是基于产品和技术的创新。据瑞幸咖啡介绍,椰云拿铁加入了椰汁,创新使用原创瑞幸咖啡椰云工艺“环状分子包埋技术”代替常规奶盖,0乳糖,0植脂末,符合当下消费者的喜好。

  根据瑞幸咖啡2021年财报,截至2021年12月31日,瑞幸咖啡产品研发中心拥有60多名员工,累计新推出了113款新酿饮品SKU。瑞幸咖啡也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“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”。

  而在生椰拿铁一周年之际,瑞幸咖啡与椰树椰汁联名推出椰云拿铁,并将其作为一款长线主力产品,而不是季节限定产品,树立下一个1亿小目标,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椰汁标签。

  对于椰树而言,能跟瑞幸咖啡这样一个在年轻人当中品牌认知度比较高的企业合作,是椰树品牌年轻化,进入年轻人心智一步不错的尝试。

  椰树椰汁凭借自己独有的设计包装,进一步加深大众对椰树集团品牌印象并且起到较好的宣传作用,“椰树牌美学”进一步获得消费者认可完美体育

  4月12日,海南椰树集团官微再发正副总经理招聘广告,称“椰树集团培养正副总经理再招生!!入学就有车、有房、有高薪、有前途、能致富。”其中,已删掉去年广告中“肯定有美女帅哥追”一句。

  在椰树集团2022年1月29日发布的《开门红报喜》一消息中,椰树集团称,2019年“我从小喝到大”椰树牌椰汁广告风波和2021年“椰树培养职业经理学员招生广告风波”应对决策成功,合计引起5亿多人次网友关注,再次提升“椰树”品牌知名度,促进销量持续逆势增长。

  有媒体认为,自推出椰树牌椰汁34年以来,椰树集团的爆款产品仍只有椰汁,比较单一。椰树集团走的还是以吸流量、吸眼光为主的营销路线,营销理念过于陈旧。随着国家对于低俗广告的管控越来越严,这种营销思路并不可持续。

  另一方面,与媒体观点相反,部分网友认为椰树集团招聘广告中,应聘者关注的核心信息均已呈现,比含糊不清的招聘信息更加直观,只要椰树集团招聘信息真实且落实,并没有什么问题。

  跨界联名,椰树接触和触达了更多非品牌人群,跨出转型第一步,但如何抓住Z世代消费者,将品牌进一步年轻化,仍然是一大难题。

搜索